四、實務上曾認定為賄選的情形
(一)綜合上述有訴外人丁○○夫婦為被告之利益而設宴招待有投票權之人,當場即贈送顯非一時消費之贈品消防寶寶玩偶等二事以觀,則對於有投票權之人之投票決定當有影響之可能,因而原告主張被告於競選臺北縣議會第16屆議員選舉時,有對於選舉之有投票權人進行賄選之事實,於此部分當堪認為可採。(新北地院95選1民事判決)
(二)原判決以上訴人為參選桃園縣第十五屆縣議員選舉,於首揭時、地先後交付予○○○、○○○不鏽鋼磨花圓盤一只及打火機五個,並請渠等投票支持等情,而認定上訴人主觀上有賄選之犯意,客觀上所交付之物品,亦可認係約使投票權人為投票權一定行使之對價,所為核與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九十條之一第一項賄選罪之構成要件相合云云,乃屬其採證職權之合法行使,不容任意指為違法。上訴意旨徒執打火機之單價低於三十元乙節,任意指摘原判決不當,並非有據。(最高法院96台上260刑事判決)
(三)上訴人國會助理莊○○○支付兩桌餐飲費共13,800元,價值非屬微小,以包括上訴人、其國會助理、桃園服務處處長、副處長合計有26人,平均每人餐費亦在530元(13,800÷26=530.7692…),價值非屬微小。上訴人主觀上顯係以邀宴方式交付不正利益,約使前揭有投票權之證人為一定行使即投其一票,客觀上前揭有投票權之證人均已認知、收受其所交付之不正利益(即參與系爭餐會),自屬有對價之關係,上訴人抗辯無對價關係,並不可採;參照前揭最高法院判例意旨,上訴人於前揭時地免費招待前揭證人餐飲,已該當於修正前選罷法第90條之1第1項之賄選行為,應堪認定。 (高院98選上1民事判決)
(四)查被上訴人於警詢時、及檢察官偵訊中已供稱:系爭茶葉係其於南投草嶺所購買,1斤300元等語(見偵查卷第14、27頁),按該茶葉價格雖非昂貴,然仍屬具一定經濟價值之物品,堪以滿足一般人物質之需求,上開收受茶葉之選民,對此具備一定價值之物,且又於系爭選舉期間、或將屆選舉期間受贈,被上訴人所贈送之茶葉,客觀上已足認定有約使有投票權人為投票權之一定行使之對價,則被上訴人於系爭選舉期間、或將屆選舉期間,所為贈送茶葉予○○○及○○○之行為,應係約使該等人投票支持被上訴人之對價。(台中高分院100選上23民事判決)
(五)被告於將屆選舉期間,向○○○夫妻、○○○、○○○拜票尋求支持,所贈月餅禮盒之價格為370元,雖非昂貴,仍屬具一定經濟價值之物品,堪以滿足一般人過節之物質需求,就該代價以觀,相當於每月基本工資換算後日薪642元(103年7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19,273元÷30日=642.4;元以下四捨五入)之0.57倍,相當於一般人工作半日之日薪,具影響、動搖投票權人意向之作用,則月餅禮盒之授受與○○○夫妻、○○○、○○○投票權之一定行使即支持被告間,顯存有對價關係,甚為灼然。(苗栗地院104選3民事判決)
(六)本院參酌被告交付鹹豬肉時請求附表所示有投票權之人幫忙上開選舉投票給伊,而被告所交付之鹹豬肉每份約67元(被告以20,000元之價格購買300份)雖非昂貴物品,然法務部於90年10月8日以法檢字第036885號函所檢附「賄選犯行例舉」第二項,以30元之商品價值,作為單純加深選民印象之宣傳行為與動搖投票意向之賄選犯行二者之劃分基礎,且經多年來廣為宣傳,已使多數候選人及選民獲悉,並產生合理之信賴,本件行賄物品之單價顯已高於前述金額甚多,依社會通念之認知,應可認定確屬「約以投票權為一定行使」之財物賄賂。(彰化地院107選5民事判決)
(七)查本件被告當日所提供之免費餐飲,5桌含酒水費用為1萬6千元至1萬7千元,業據證人○○○證述在卷,衡諸在場之人約40名,故其等無故享用價值約4百元之免費餐飲,此與新竹地區熟知之「米粉場」價值超逾甚多,亦與政府部門多年來反賄選宣導贈品價值不得超過30元之共識不同。免費餐飲可滿足一般人飲食需要,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既毋庸支付金錢代價,又無正當理由而享用之,自屬不正利益,且有影響或動搖其等投票意向之可能性。(新竹地院107選16民事判決)
(八)查被告2人為求被告○○○順利當選○○里里長,乃藉由上開旅遊活動對具有○○里里長投票權之○○○等選民,提供減免492元或659元旅遊費用之不正利益,是被告2人係對有投票權之人行求不正利益,且前開不正利益價值492元或659元,衡諸社會通念顯具一定之財產價值,而逾單純禮儀往來之程度。(臺北地院108選訴3刑事判決)
(九)被告單獨或共同舉辦各該餐會招待與會之有投票權之人,與約使出席之有投票權人為投票權之一定行使間,已具有相當對價關係,業如前述,且餐飲係滿足一般人口腹慾望之利益,自屬該罪所稱之「不正利益」無訛,是核被告等所為,均係犯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9條第1項之對於有投票權之人交付不正利益,而約其投票權為一定之行使罪。(新北地院104選訴10刑事判決)
五、小結
綜上所述,實務上對於是否構成賄選的標準,並非單純以物品之金額超過30元即為賄選行為,而是以交付及收受之雙方對此有無影響投票權行使的對價關係,除了以價值高低為參考外,尚須考量像是是否為固定例行餐敘或活動、是否僅特定立場者有價值、有無行求期約的暗示、隨機式或配發式、參選前或後、距離投票日之遠近等綜合社會價值觀念及其他客觀情事而為判斷。在競選期間,候選人如何在文宣品與賄選間拿捏,本文認為還是要回歸到文宣品的目的是加深選民的「印象度」,而非加深選民的「好感度」(至少不是因為贈品價值的緣故),畢竟因為主動交付物品而使好感度大幅增加,進而影響投票意願,與賄選之間恐怕也只有一線之隔。